











如果在梦中正遭人追打,而你出手还击,或尝试跳海逃生……梦境一旦「成真」,你不止会打伤枕边人,还可能碌落牀撞伤自己;俗称「发梦期梦游」的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症(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, RBD),更被视为柏金逊症一个重要的临牀前期徵状。
■问医生◆荣:荣润国(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系主任)
◆郑:郑志文(家庭医生)■梦醒时分决定有无记忆?问:什幺是睡眠周期?为何有些梦境特别清晰,有些却无法想起?
郑:人一生约有三分之一时间用来睡眠,家庭医生常常遇到病人询问有关睡眠的问题,例如明明睡了为何却像没有休息过?为何有些梦的印象特别深?其实这与睡眠周期关係密切。简单说,睡眠周期可分为快速眼动睡眠(Rapid Eye Movement, REM)及非快速眼动睡眠(Non Rapid Eye Movement, NREM)两个阶段,每个周期约持续90分钟。
荣:根据科学研究,人之所以要睡眠,除了因为身体需要休息,还有助脑部排走新陈代谢下的废物,以及巩固脑部记忆。在NREM阶段,身体机能减慢,呼吸变浅,心率变慢,血压下降,肌肉鬆弛,脑部亦进入休息期,眼球会停止转动。当进入REM阶段,脑部则开始活跃,发梦期开始,如果在这阶段中醒来,梦境会比较印象深刻。
■「畀鬼压」念经可驱鬼?问:从噩梦惊醒,发现全身无法动弹,是否「畀鬼压」?
郑:大部分人应该都曾经历过,从睡梦中醒来后,身体却无法动弹,而且通常发生在噩梦之后。
正常的睡眠周期,当进入REM阶段,脑袋变得活跃并开始发梦,这时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会令身体肌肉失去活动能力,以防身体按着梦境郁动而受伤,只余下眼球、听觉及呼吸系统保持运作。如在这期间突然醒过来,身体有可能未反应过来而无法活动,不过这情况很短暂。所以有人指念经有帮助,其实只是因为念经需时数分钟,身体慢慢可重新郁动。
荣:「畀鬼压」较常见于青少年身上,因为他们处于发育阶段,脑部功能未成熟。不过,如果问题经常出现,例如每星期都会发生,就有可能是由其他问题引起,包括情绪病、睡眠障碍或药物问题等,最好尽快找医生诊断。
■梦游忘尽所作所为?问:何谓梦游?郑:梦游一般是指病人在睡眠状态中起牀活动的行为,大部分可以自行回到牀上;梦游当刻,病人脑部活动是处于休息状态的NREM阶段,所以醒来后对做过的事不会有记忆。
此外,还有一种叫做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症(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, RBD),病人在「梦游」活动时,处于脑部高度活跃的REM阶段,所以醒来后会清晰记起梦境内容,两者不能相提并论。
荣:在REM阶段,脑部虽然活跃,但肌肉处于鬆弛状态;患上RBD,病人却可以如实做出梦中的行为,令到「梦境成真」。由于这些病人的梦境一般都是被人追或跟人打架,反映在动作上便会大声叫、手舞足蹈,甚至有病人会在牀上跳起,很易伤害到自己或枕边人。根据统计,八成病人会打到自己或伴侣,当中一成出现骨折,所以一定要接受治疗。
■弄醒病人动口不动手?问:患上RBD,如何治疗?病人在睡觉时应否绑着他,限制他的行动?
荣:60岁以上长者约1%至2%患有RBD,控制病情可大大减低他们的受伤风险。曾听过有病人为免在睡梦中失控,在睡觉前会绑着自己,或订做如「棺材」的牀,限制自己的行动。其实这样反而增加病人的窒息风险,我建议由改变家居环境着手,牀附近不要摆放可郁动的东西,例如钟、刀、电视机、电话;牀上多放软枕,又或选择较矮的牀架,以防在睡梦中跌下牀。针对RBD的徵状,可以从药物入手,例如使用安眠药、褪黑激素等,大约六至八成机会可减少病人郁手郁脚的情况。
另外,有人曾问如家属患有RBD,应否在发作时立即叫醒他?我建议最好不要强行摇醒病人,因为他有可能将你当成梦中的敌人而施袭。较保险的方法是即时开灯,然后大声叫醒他,不用担心有什幺后遗症。
■拍片无助确诊?问:如何确诊RBD?用手机拍下病人「梦游」过程是否有用?
荣:确诊RBD的黄金标準,是让病人留院接受睡眠检验。因为在某些情况例如睡眠窒息、饮用过量酒精下,当事人也有可能出现大叫或郁手郁脚的行为。即使用手机拍到当事人在睡眠中的异常表现,医生也无法分辨病人处于哪个睡眠阶段。最準确的方法是用仪器侦测当事人的脑电波及肌电图,即使病人没有郁动,但如发现当事人在REM阶段肌肉仍保持张力,就可确诊RBD。
文:Genki插图:杜思頴编辑:林晓慧电邮:feature@mingpao.com
■有片睇想现场直击「唔使睇医生?」,可登入health.mingpao.com
RELATED- 知多啲:九成患者 10年内脑退化